为做好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和陕西省教育厅《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4-2020年)(试行)》(陕教发〔2014〕4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创建“一流学院”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专业结构优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建设为保障,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善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奋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建设“三个陕西”和创新型省份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二、学校定位和转型路径
(一)学校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学前教育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善创业”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服务地方,使学校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特色建设定位。彰显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相贯通的教师教育特色,着力培育学前教育特色,开拓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发展定位。以教师教育专业为特色,以学前教育类专业群为重点,以文化传媒、生物工程与食品加工、管理类等应用型专业为支撑,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学科发展定位。做强教育学科,发展应用学科,做精特色学科,拓展交叉新兴学科。
——科学研究定位。突出应用性,同步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积极发展对接政府决策和行业前沿的应用型研究。
(二)转型路径
——综合改革,整体推进。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打造特色”的转型思路,加快学校综合改革步伐,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着力推动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重点难点领域的转型。
——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探索建立与国内外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大学交流合作机制,提升交流合作的水平。大力推进校地、校校(园)、校企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探索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深度融合。
——成就学生,服务社会。以培养“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善创业”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师教育类特别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探索服务地方教师教育决策、适应陕西学前教育和儿童相关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应用型科学研究步伐,进一步增强支撑儿童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力争在办学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向应用型转变高校建设中起引领示范作用。
(一)形成一批转型发展典型成果。积极探索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的有效途径,建立并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积极筹建“儿童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新建一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挖掘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通过“实践—理论—推广—完善”的路径,形成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转型发展成果。
(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质量显著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体系、质量标准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三)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基础教育及儿童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明显增强。建设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发挥政府相关决策及实施方面的“智库”作用。建成省内一流的中小学校(园)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培训指导中心。建成一批服务儿童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基地以及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四)人才培养立交桥更趋畅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得到有效改革,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取得突破,国际合作教育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稳步推进,人才成长通道和上升空间进一步拓宽。
四、主要任务
(一)持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持续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深刻认识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意义,自觉承担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使命。坚持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立足“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加强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
(二)深化治理结构改革,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以“一章八制”为主体的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学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治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建立有地方政府、行业和用人单位等参与的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理事会(董事会)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的成员比例不低于50%。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150个左右。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构建新的评价评估体系,探索引入社会第三方专业教育测量评估机构参与转型发展评估的机制。
(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集群建设。重视和加强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建设,构建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集群。重点发展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吃、穿、健、学、娱”五大需求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营养健康类、经营管理类和文化传媒类四大专业集群。构建职业所需知识、素质与关键能力培养的共享资源平台。
——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立足应用型,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应具有的知识结构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和综合素质目标等核心素养目标,重视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途径,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创新链的集群对接,提升学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创“一流专业”,每个专业集群力争创建1-2个省级“一流专业”。
——加强专业管理,建立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成立由政府、学校、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现有专业每2年进行一次检查,每4年进行一次评估。同时,加大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力度,逐步建立起校内、校外协调一致的专业评价机制。
(四)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联合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贯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遵循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着力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核心素养、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育人平台,探索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共建的合作育人模式,充分发挥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校——地——园”协同育人模式、师范类专业的“卓越教师校——地——校”培养模式、非师范理工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模式,以及“国际合作”培养模式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强化“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基、以职业导向为要”的人才培养理念,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团队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训练、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
——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探索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实行“一生多证”的培养制度,探索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对接机制,将职业资格所需的课程内容移植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实践类微课程,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引进行业的真实案例,将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同步。制定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明确大学生创业学分认定标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信息库建设,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推行“模块考核、过程考核、多样考核”,突出考查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和反馈,进一步完善其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改善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依据。
(五)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强化实践教学。采用“平台+模块”的形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与理论教学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课程内容,注重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育类专业探索建立与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多学科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提供实时交互、多样化的网络学习资源。
——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形成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重点专业集群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高起点打造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附属幼儿园、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一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师范类专业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精神,创新抓好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所有专业实习实训课时比例不低于30%,本科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其中企业或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每个专业群力争打造1个省级示范基地。
——统筹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加强实验室建设。搭建实时、交互、远程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和资源平台。建立高层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数据库,筹建由知名企业家、行业领军人才、创业成功校友等组成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专家组,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将政府、学校、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入教学体系,结合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事业单位工作程序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改革教师标准,扩大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方法,建立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将引进或聘请行业专业人才和选派优秀师资赴基层锻炼作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重要内容,实施“双百计划”(即选送100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接受培训和实践锻炼,选聘100名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提升专业教师“双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产学研合作能力)素质培养。选派专任教师到中小学(幼儿园)任兼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参与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科研及教育教学工作;聘请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管理人员来校兼职相关教学、管理岗位。改革薪酬管理机制,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50%以上。
(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认真贯彻落实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紧密结合师范院校实际,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着力实现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深化教学特别是教学管理改革。构建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重视和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陕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系)——学前教育系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若干校级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组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重视教师队伍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八)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扩大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治理结构,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积极争取国家级产教融合发展规划项目——儿童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充分发挥生工所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作用,力争使“生物技术与食品加工工程中心”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与陕西天佑医疗投资与管理集团等企业的交流合作,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积累经验。
(九)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组建若干校级科研机构,有效对接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筛选课题,联合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将学校打造成为支撑政府企业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智库。
——以挂职锻炼、专家组成员、学校顾问、课题研究指导等方式,向地方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幼儿园,派出教育理论基础雄厚、熟悉基础教育情况、热心基础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为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高举应用研究大旗,立足地方,立足企业行业,突出儿童产业和基础教育教师职前职后相贯通的特色,加强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和儿童产业相关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基础教育发展咨询机构、儿童产业发展技术研发中心,使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加油站、支撑儿童产业变革的转化站、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池。
——依托各类基地,建立开放的文化平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播功能。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发展形式多样、贴近地方需求的继续教育。
(十)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积极尝试与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系统引进境外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与陕西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合作,遴选师资条件较好的专业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试点,积极探索专业硕士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推荐优秀教师担任校外兼职硕导,为争取专业硕士学位点积累经验。
五、进度安排
(一)深入调研,深化认识。2015年1月至8月,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组织各单位(各专业)开展转型发展大讨论并制定转型发展工作思路和初步工作方案,编制形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二级院系制订相应工作方案。
(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着重加强重点专业群和教师教育专业群转型发展试点建设,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力争到2017年底,初步完成专业群的建设任务。
(三)补齐短板,全面提升。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按照实施方案的部署,以推进学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探索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为重点,深化转型工作,推动专业(群)转型快速发展。到2019年底,全部完成专业群的转型任务。
(四)总结评估,巩固成效。2020年1月至12月,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优化完善、巩固提升,形成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对陕西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转型发展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二级院系,落实责任人,形成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发挥领导班子对转型发展的领航者作用,提高领导班子对转型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统筹协调的能力,发挥中层干部在学校转型决策与落实过程中的中坚作用。
(二)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转型工作的各项支出;设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专项经费,保障重点工作推进质量;对引进企业资金共建专业(群)实验实训室等给予配套经费。
(三)强化考核奖惩激励。制定出台《转型发展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对各单位的转型发展实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干部选拔与任用、评优评先等挂钩,确保转型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