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8年工作总结
2019-03-08 10:28     (点击: )

一年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以破解难题为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主动发力、持续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坚持深化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一年来,我们就“教师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机制”、“办学经费”、“科研创新提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发展”、“后勤服务保障”等7个重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以“钉钉子”的精神破解一批制约学校发展的“老问题”,全面把握学校改革发展新要求和师生员工新期待。成立幼儿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为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扩大二级院(系)办学自主权、实现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二级院(系)办学模式奠定基础。设立独立建制的教师发展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进一步健全了校内管理体系。筹备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统筹管理学校经营性资产,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先后召开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就学校发展思路展开研讨,厘清了今后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引才、育才、用才平台。对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和涉及师生利益的有关问题开展了专项督办,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二)强化责任落实,教学评建工作有序推进。一年来,我们紧盯教学评建这条主线,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指导检查。围绕教育部新修订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系统解读评估指标及支撑材料内涵,印发评建工作任务清单和支撑材料目录清单,实行任务台账销号制度。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评建工作任务。完成了评估专家选聘和督导专家的遴选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评估机制。建成教学评建档案室,搭建学校基本状态数据库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校领导积极深入所联系院(系)和分管部门,加强对评建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三)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一年来,我们持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狠抓教学质量。根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完成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新增本科专业3个,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3个,增设了3个校级“一流专业”和12个校级教学团队。开展了“课程建设质量年”活动,在线开放课程立项26门。着力强化师范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建成了师范生职业能力实训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新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8个,组织134名师范生赴新疆顶岗实习、13名师范生赴汉中留坝县支教实习。持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平台+团队+课程+项目+活动”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23个、省级56个,3个团队在第四届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不断加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力度,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各1项,11名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3名学生在第四届西北地区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17名学生在陕西省数学竞赛、建模比赛、外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

(四)坚持引培并举,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成功召开了学校首届人才工作会议,修订出台了学校《关于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有效完善了良性的人才工作机制。全年共引进外国专家1人、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6人、博士研究生5人,接收硕士毕业生34人。持续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选派国内外访问学者和单科进修教师12人、基层实践锻炼教师4人,选派21名教师赴英国华威大学研修、93名教师及管理人员赴清华大学集中培训,10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新增65名“双师双能型”教师,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教师发展系列讲座10余场。获“省级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入选陕西高校第二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晋升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3人,24名教师晋升副高及以上职称。

(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年来,我们着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系统适宜性幼儿园课程体系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基地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签约出版《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系列丛书》;学报(学前教育版)成功入选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核心期刊(扩展版);学报编辑部联合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百年学前教育文库》共8辑65册。召开了校社科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完成了12个重点学科、6个重点扶持学科建设期满以及首批124名高层次人才任期届满的考核工作。不断加强学术交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研讨会”、“中国幼教年会西部峰会”、“2018年全国学前教育智库服务高峰论坛”,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学前教育公益行活动和幼儿园科研培训”大型网络直播。科研立项和成果显示度不断增强,获厅局级以上科研立项115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农业部富硒食品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19项,合同经费近7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6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荣获陕西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六)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工作取得新突破。一年来,我们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风建设为载体,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大力开展学习目的大讨论和以“敬畏·感恩·责任”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易班”、“陕大在线”和“师院学工”等新媒体思政平台建设,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举办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研讨班,多途径、全方位提升学工队伍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完成招生就业工作,2018年录取新生4071人,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14%;成人高等教育录取新生1714人。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加大“奖、助、贷、勤、免、补”等资助工作,全年建档立卡学生1449人,投入经费2600多万元,资助学生10995人次。积极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校团委荣获2018年陕西省高校“三下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奖,获评暑期“三下乡”省级优秀团队3个、先进个人2名。

(七)提升培训品质,培训特色进一步彰显。一年来,我们坚持实施“特色名校”战略,继续做强做大教师、校(园)长培训。加强培训工作研究,完成了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的研究工作,设立了29项校级基础教育教改和教师培训研究课题,完成了“国培计划”项目县与高校合作课题。起草并实施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在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中实施“三段式”研修模式,培训效果显著。坚持拓展培训项目、打造培训品牌,合作开展了广东省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完成了西藏阿里地区青年骨干教师来陕研修培训工作;逐步打造了陕西省高中学校新高考改革专题培训、区县教育局长高级研修和中学党组织书记高级研修等品牌项目。培训规模持续扩大,校园长培训部全年承担“国培计划”、“教育部—中国移动”项目、省培项目15期,培训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干部5807人,较去年增长了近30%;教师培训部全年承担“国培计划”、省培项目、中职项目以及合作项目17期,培训3465人次;就业创业培训方面,承担省级以上培训任务12期,共培训608人。教育部—乐高项目成绩突出,我校乐高培训基地蝉联全国STEAM优秀案例交流活动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八)改善办学条件,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一年来,我们克服诸多困难,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完成了图书馆密集书库建设,新入库纸质图书8万余册;完成实验室建设项目26个,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儿童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已经通过审批,国家发改委计划投资的1亿元即将拨付到账;综合体能训练中心项目建设通过教育厅审批,幼儿园建设进入设计阶段。建立了学校采购云平台,全年完成招标采购33项,使用二维码标签实施资产管理,合理调整教学办公用房,资产及房屋资源的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学校网站全新改版,数字化迎新系统、离校系统建成运行。加快推进雁塔校区教职工住宅楼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建设,天然气管道已经建成入户,4号楼内部设施正在加紧施工。制订了长安校区建设总体方案和校园环境整体提升规划,完成长安校区中心广场的维修,1、2号教学楼泄水管道、大厅塌陷维修,体育场卫生间改造,学生宿舍区污水管道塌陷维修等工程。完成长安校区换热站建设和供热管网改造,实现了长安校区所有区域市政供暖。完成长安校区教师小区绿化工程,加强校园物业管理,教学楼、办公楼以及体育场等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完成长安校区土方结算工程、4号教学楼工程、图书馆地下室改造、污水管道建设等12个项目的预决算审计。进一步强化门禁管理和校内巡逻,加强校内交通管理,校内交通秩序持续改善。

(九)推进协同育人,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助力脱贫攻坚,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10余所国(境)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选派了73名教师、管理干部和学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学习、实习就业,国(境)外高校等机构来校访问交流50余人次。认真落实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帮扶我校计划,选派17名学生赴陕西师范大学学习。不断完善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机制,出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搭建服务地方的平台,先后与宝鸡、汉中、延安等10个地市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教师培训、顶岗实习、政策咨询等合作;生物工程研究院积极与政府、企业开展农产品研发的合作。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年投入驻村扶贫专项经费18万元,争取上级经费428万元,援助留坝县江口镇元树村完成了河道河堤、自来水等建设项目,帮助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展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文化下乡等教育帮扶和文化帮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十)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质量得到新提升。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质量年为抓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11次;举办处级干部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和系列“党校讲坛”;认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施细则》;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主题党日和支部书记讲党课比赛等活动,首次在省外江西举办以“铭记使命守初心、汲取力量再出发”为主题的党性教育培训班。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补充和调整处科级领导干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3名教师获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标兵、思政课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等称号。不断强化新闻宣传工作,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和校报编印工作,完成校史馆图文布展等工作。认真落实统一战线工作,成立学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签订责任书和责任清单;建构“清单+记实”工作机制,制订并配发了处级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记实手册》,并在7个部门试点开展了“三个清单”编制工作。出台《关于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校内巡察试点工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