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关于加强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9-04-23 12:59     (点击: )

陕师院党〔2014〕11号

(2014年3月17日印发)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2013-2023)》,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和整体实力,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科研兴校”战略,坚持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按照“强化优势、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提升质量”的方针,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提供科研支撑。

二、发展目标

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提高科研综合实力为目标,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以科研团队、平台建设和项目带动为抓手,以增加投入、完善机制、优化科研管理与服务为保障,营造学术氛围,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到2018年实现以下目标:

1.形成5-8个校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力争学前教育等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2.力争拥有1-2个高水平的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3.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和科研奖励方面取得新突破;

4.力争科研到账经费总额在2013年基础上以年均不低于20%的幅度递增;

5.力争实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

6.初步构筑起科研创新与学科内涵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使学校成为陕西学前教育和中小学高素质师资培养培训、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智库,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三、 主要任务

(一)学科体系建设

1.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按照“分类指导、分批实施、梯次推进”的思路,实施“扶特、扶优、扶强”战略,以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为基础、社会需求为导向、率先突破为重点,采取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等措施,建设好校级重点学科,实现省级重点学科的突破;根据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发展格局,做精做强传统优势学科,鼓励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使学科结构日趋优化。

2.开展学前教育协同创新,彰显学科建设特色。设立校级学前教育专项基金、学前教育重大招标课题,聚集人才资源组建协同攻关团队,重点支持学前教育支撑学科、学前教育新兴交叉衍生学科和学前教育特色专业(集群)的研究与发展;以“院园一体化项目实践基地”为载体,积极开展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监测研究,推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加强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编辑出版“学前教育研究丛书”,为各级政府决策、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和资讯服务。

3.建立重点学科的分级、分层建设机制。加强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实施一级、二级重点学科的分级建设及其年度检查评估、滚动考核,促进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研队伍建设

1.创新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整合校内资源,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配套措施和体制,创造“安心、热心干事创业”的人才成长环境,使学校成为学术领军人才汇聚和成长之地;实施“知名专家培植计划”,实现学科领军人才成长与启用的新突破。

2.发挥学科(术)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和完善学科(术)带头人的管理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学科(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和成果奖励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3.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启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计划”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重点扶持计划”;提高中青年教师在学术委员和学科(术)带头人中的比例;通过项目资助、国外访学、国内进修、学术带头人选拔、岗位聘任、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推荐担任学术团体职务等措施,重点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打造一支基础扎实、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使之成为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4.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扶持和培育。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按照“学科(术)带头人+学术团队”的模式,组建10-15个科研创新团队;培养60名左右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

(三)科研平台建设

1.培育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按照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标准,遴选2-3个校级重点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创新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建成1-2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加强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学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运行管理,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充分发挥其在提升科研水平中的带动作用。

2.培植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制订和实施校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规划,力争在2016年获得首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授牌。

3.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开展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应用研究,实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联合攻关;把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生物工程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部、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品牌和样板。

4.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校内各单位、各学术机构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支持教师及科研人员带着优秀科研成果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积极主办或承办各类学术会议;支持教师兼任校外硕士生导师、参与校外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外出交流讲学和在各级学术团体中任职,不断提升我校的学科影响力、学术贡献度、学界话语权和学校知名度。

(四)项目带动计划

1.加强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等特色学科、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聚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围绕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加强政府、高校、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研究,力争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开展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校(园)长、教师培训研究,坚持以研促训,以高水平研究支撑培训、以高规格培训检验研究成果,形成“研训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当好全省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引领者。

2.提升科研立项的层次。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设立校级重大课题或招标课题,为高级别项目的申报做好培育和预研的基础工作;开通省级和国家级艺术类项目的申报通道;做好高级别项目的策划组织、论证指导和择优推荐工作。  

3.拓展横向研究项目。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关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支柱产业、合作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坚持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道路,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学科综合优势,鼓励教职工充分发挥智力优势,积极争取外部资源与机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科研成果提升

1.稳步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通过改革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等措施,激励教职工多出成果;实施“C刊论文”计划,要求学科(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须在CSSCI、CSCD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设立学术成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优秀学术成果的编辑、出版;提高职称晋升和职务评聘中科研成果质量的要求标准,鼓励教职工多出优秀科研成果,实现高水平成果的持续增长。

2.精心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引导和鼓励教职工积极申报高级别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奖,在省部级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奖项上有新突破。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加大对优秀成果的奖励和推广宣传力度,提升科研成果的竞争力。

3.加大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和推广力度。搭建各类科研合作与创新平台,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产学研合作,通过政策咨询、技术入股、培养培训等形式,推动优秀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和推广普及,提高科研工作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支持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定期科研专题会议制度。各部门要把科研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党委会议和2次院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科研工作;每两年召开一次全校科研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和安排部署科研工作,表彰、奖励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2.建立健全校、院(系)二级科研管理体制。完善校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建立院(系)级学术委员会;发挥校、院(系)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双轮驱动”的科研管理新体制;各院(系)确定一名院(系)领导分管科研,并设一名兼职科研秘书负责日常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兼职科研秘书的工作量减免按照兼职教学秘书同等对待。

3.加强对校内研究机构的管理。支持现有研究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对研究机构实行定期考核,加强对研究机构的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人才队伍、机制文化与成果产出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

(二)加大经费投入

1. 增加科研经费预算。学校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各单位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确保科研预算经费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

2.设立100万元科研发展基金。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学前教育专项建设、基地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学术团队建设、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学术交流活动和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国家级项目培育资助、研究机构运行保障、标志性成果奖励、专利申报与维持补助等。学校鼓励科研人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与科研奖励,校级项目申报不再向个人收取费用,其余项目申报收费严格执行上级规定。

3.加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投入:一级重点学科三年累计投入20万元(第一年10万,第二年6万,第三年4万),促其朝着省级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点目标迈进;二级重点学科三年累计投入12万元(每年4万),促使其在今后的2-4年能够申报省级重点学科。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科研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加强科研管理数据库建设,实现科研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的现代化。

2.加大图书资源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服务教学科研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增加购置教学科研需要的期刊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博硕士论文数据库,逐步扩大数据库的使用权限;逐步充实专业期刊、外文期刊和科研专用图书;完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改善馆舍环境条件,提供个性化服务。

3.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应用开发三类实验室建设;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共享创新中心、研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积极申报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

(四)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

1.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修订和制定科研项目管理、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运行程序,实现科研管理的制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

2.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校级科研管理信息平台,通过校园网和QQ群、微信群等媒介,为广大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科研信息服务,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3.创新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建立以立项评审、过程评估和效益评价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制度,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立项、中期检查和验收等实施全过程监控;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项目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经费投入逐渐转向以获得重大项目后的配套经费和成果奖励经费投入为主;实行年度检查评估制度。

4.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科研奖励激励,完善科研考核办法,发挥科研考核的杠杆作用;建立“优绩优投、小绩小投、无绩不投”的科研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实施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互换制度,为科研骨干潜心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完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实施奖励力度与成果质量和水平挂钩制度,重奖高级别优秀成果,催生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促进研究质量和水平提升。

5.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性质的科研工作,科研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等不同类型科研工作特色,建立涵盖科研诚信与学风、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成果转化应用、技术转移推广、科学普及等要素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开放评价机制,引导科研工作者更好服务于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

关闭窗口